宣教士-路思义
路思义是尝试以文化改变中国的宣教士 在华时期∶1897 — 1927
他的中文姓名「路思义」∶路者道也,思乃意图,寻求之意,而义 则为公义。所以全名含意是∶「一个寻求公义的人,毕生行在正直道路 上,为做福社群努力不懈。」路思义先后为中国创立了齐鲁和燕京(注) 两间著名大学,造就了不少人才。
长大成熟
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 1868-1941)出生于美国麻省斯克雷登市 (Scranton)。他的祖先百多年前从英国跨海而来,定居于美国东部,然后 繁衍出一支庞大家族。父亲威廉路思义,是一位个性慈祥、有名望的杂货批发商,在教会、社区和家庭 都是杰出人物。母亲阿德蕾蒂个子小巧,性格温柔,做事勤快敏捷,兼具备艺术家素养,对美有热切追 求。路思义有一个非常圆满和幸福的家庭,自幼在基督化背景成长。性格诚恳、热心,有极强烈认同感 和使命感,都是从信仰而来。具无穷潜在能力,常常喜欢做陌生的事;肯虚心受教和学习,所以很快就 学会。有强烈自信心,促使他凡事再接再厉,攀登成功境界为止,那亦是由于他的信仰缘故。
1888年秋天,路思义刚满20岁,成为世人羡慕的耶鲁大学新生。他长得满头红发,充满青春活 力,在校期间系耶鲁著名刊物《舞步》的主编。这个工作给予他往后50年生涯有很大的得益。然而在耶 鲁校园内,路思义最感兴趣者首推信仰活动,藉此帮助他发展勇往直前的决心,并与皮特金和爱迪两位 同校学生成为扬名美国学生圈子的「三剑客」。因为他们于1892年,联袂进入协和神学院就读,往后又 一起参加「学生海外宣教志愿运动」,成为当中的活跃份子和推动者,立志接受神的呼召成为宣教士, 面向世界,前往海外传扬福音。
义无反顾
1897年10月,路思义携同新婚妻子,经过长途旅程抵达中国。差会派他们前往山东省东北的登州 (现今蓬莱),安顿下来后,协助美国长老会山东东区宣教主任保罗伯根牧师推展圣工。早在1850年前 后,已有好几位外国宣教士在这地区从事宣教、办学和医疗服务,他们的关爱深受当地人拥戴。然而鸦 片战争之后,各列强国家洞悉满清皇朝积弱无能,纷纷入侵中国企图分一杯羹,国人饱受洋人欺凌压 榨。最后引发义和团之乱,高举「扶清灭洋」幌子,到处杀戮洋人,其实乘机打家劫舍,掳掠财物自 肥,不少外来宣教士因而遭受毒手以身殉道。当时路思义抵岸未几,兼且长子尚在襁褓中,面对如此局 势深感 徨无所适从。幸好登州地处渤海之滨,差会就近雇船接载他们出海避难。暴动平息之后,虎口 余生之宣教士们,均能秉持基督训诲∶「爱你的仇敌」,对施暴者的逼害,一笔勾销,不加追究。路思 义亦本著热爱中国百姓之初衷,决定继续留下,在这块他热爱的土地上居住了30个多姿多采的年头。
兴办大学
路思义强烈信服一项道理,认为更好的世界,要建立在互相了解,彼此服务的精神上。因而将事 奉目标,著眼于兴学与宣教并重,双管齐下,藉此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让他们能知书识礼,明辨是非 善恶,达成促进人类互助互爱的信念。路思义为完成其办学理念,以将近20年的时间,不眠不休,努力 不懈,将原设于潍县的文学院、青州的罗宾信神学院、与济南的山东联合医学院综合起来,组成一间有 规模、有系统的山东基督教大学,定名「齐鲁大学」。其医学院饮誉全国,让当地民众获益匪浅。
路思义对中国教育第二个大贡献,是策划筹建燕京大学。他获委以副校长兼建校委员会主席之 职,数度前往美国到处筹募基金,有一段时间曾逗留长达五年之久。这是一项艰苦与劳累兼而有之的工 作,经常四出旅行,不常和家人在一起,长时期在身心疲惫和很大压力之下办事。然而他对所委派任务 毫无怨言,甘之如饴乐于肩负。燕大新址选在北京北郊只有数公里的海甸区,那是一个官宦世家的豪华 巨宅,地势不凡,景致宜人。从1920年底开始,学校陆续买进约一百英亩土地作建校之用。嗣后路思义 为学校的建筑物造型伤透脑筋,他认为教会学校必须在外观上融入中国文化,正如基督教应在心灵和意 念上被中国人所吸取一样。结果燕大校舍全部采用中国宫殿建筑型式,连校园供水系统的水塔,其外表 亦设计成一座13层宝塔,以求融入整体雅致景观。1935年路思义再度回到中国。他最大的愿望是回到济 南看看齐鲁大学,18年来大学的进展使他老怀大慰。下一个目标是参观他的心血结晶燕京大学,由校长 司徒雷登教授亲自接待。目睹眼前景象令他激动不已,比想像中还要壮观。在校园中央一座湖心小岛 上,建有六角亭,上面有三个中文字「思义亭」。这是纪念追求公义之人的亭子,也是一座纪念碑,缅 怀路思义为燕京大学所付上十数载的辛劳。
做盐作光
神赐给路思义一个温馨建全的家,夫妻鹣鲽情深,儿女事业有成,长子为《时代》(Time)杂 志、《财富》(Fortune)杂志和《生活》(Life)画刊的创办者,与乃父一样,从耶鲁的学校刊物做 起,最后竟然达到执世界新闻杂志牛耳。女儿亦从山东济南女青年会干起,最终成为世界女青年会领 袖,分别为社会做盐作光。
路思义本人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翌日,安详地返回天家,在世寄居73载。
注∶1919年,美国教会在清朝晚期所创办的三座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与通 州协和大学合并组成燕京大学,聘请在南京金陵神学院讲授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司徒雷登教授为校长, 并于1921年以淑春园遗址为中心,兴建新校舍,1926年夏天基本落成迁入。燕京大学是当时教会学校中 规模最大、办得最好的一所高等学府,在政治上、国际文化上影响最大。195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燕京大学三所学校的文科院系合并,北京大学由城内迁入当时的燕京大学校址。
来源∶http://pkunews.pku.edu.cn/newsshow.php?id=21444
参考资料∶
- 《勇往直前—路思义的心灵世界》,B.A. Garside著,甘耀嘉译,雅歌出版社1999年初版。
- 「迢迢中国路—华北的宣教士路思义」,魏外扬,校园福音团契网站内的「宣教小品」 (http://www.cef.org.tw/mission_window/m_paper.html),原刊《校园》杂志1977年7月号。